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,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?
京剧没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,有市场原因,但却不是决定性原因。
著名的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的诞生
清朝乾隆五十五年(公元1790年),来自中国安徽安庆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、四喜班、和春班、春台班(称为四大徽班)陆续来到北京讨生活。
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“二黄”为主的“三庆班”,以丰富的剧目和柔美的唱腔逐渐占领了北京的戏剧市场,他们的成功使其他徽班也跟着来到京城,杂糅了秦腔与昆腔形成了一定特色。
在清朝道光年间(1828年前后),其又添加了湖北汉调(楚调、西皮调),形成西皮与二黄合流,形成所谓的“皮黄戏”。
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,受北京语言特点的影响,有了“京音”的特色。这就是京剧的雏形。
真正把皮黄戏叫作京剧的是上海人,因为皮黄戏班经常到上海演出,于是上海人他们皮黄戏称为“京戏”,也叫“京剧”。
京剧的全盛时期
从清末的同治、光绪时期,京剧的繁盛一直延续到了建国初期,这是京剧走向繁荣的第一个时期。
画师沈蓉圃以同治、光绪时期的十三名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造型绘制了著名的画像“同光十三绝”,这成为当时京剧全盛的有力佐证。
当时上至王公贵族,下至贩夫走卒,无不喜欢听戏看戏,没事了口中还会不自觉哼唱几句戏文,有的人还会三五成群把自己喜欢的京剧演员的经典唱段表演一下,俗称“票友”。
咸丰皇帝、慈禧太后更是戏迷,当年京剧演员们在台上唱错一个音,改动一个词,他们都能立刻听出来。
当年英法联军进了北京,烧了圆明园,而避到河北承德的咸丰皇帝还是天天听戏,就和没事人一样。朝廷还有一个专门为皇帝唱戏,管理演员的衙门叫做“升平署”。
慈禧太后的欣赏水平更是要高一点,她曾对汪桂芬与谭鑫培两个人的水平作过一个高下判断,她说:“宫里有桂芬(汪桂芬),就显得金福(谭鑫培)略逊一筹了”。谭鑫培心服口服。
那个时候,京剧演员被称为戏子,属下九流,但由于能时常进宫见到皇帝和太后,所以实际身份并不算低,民间对他们尊称为“老板”,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建国后,比如梅兰芳先生就被人称为“梅老板”,马连良先生就被人称呼一声“马老板”。
民国时期,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、荀慧生被称为四大名旦。各流派有各流派的经典名段。
新中国成立后,京剧也一度很是繁荣,但随着改革开放后,电视剧、电影、流行歌曲的兴起,京剧便难有亮眼的表现了。虽然每年的春晚最后,总会有京剧的惊鸿一瞥,但只有几张老面孔在唱压轴,却没有年轻后辈的异军突起。
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京剧的一个事实上的没落?
报喜不报忧害了京剧
京剧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是非常明显的。大部分情况下,人们会选择电影、电视剧,作为消闲的一种生活方式,毕竟在家里打开电视或电脑都可以;而若要看一场京剧,就非得出门走到剧场花钱买门票,才能听得上,可当代的人们已完全没有买票来听一场京剧的冲动了。
这偌大一座北京城,鲜有京剧方面的动态,与小网红、大明星铺天盖地的炒作对比,京剧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,声儿都不敢出一个。
可即使这样,京剧的表演者也从来不会说京剧面临怎样的尴尬,只会说京剧非常繁荣,后继有人,那么京剧中的老中青三代又都是谁,也从未在世人面前亮出来看看。
百年京剧这时早已丧失了当年徽班进京时的强大生命力,即使现在被完全挤出市场,却从来没有正视自己的外境,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还是很繁荣。
但事实上,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娱乐公司2021年的财报净利润都有2700多万元,那目前京剧产业又有多少呢?不妨看看。
京剧有“三流失”
第一流失,没有创新,流失了观众。
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有借鉴意义的,所以京剧讲过去的历史故事来启发今人,这是没有错的。但历史上发生的不止有《四郎探母》,不止有《贵妃醉酒》,不止有《空城计》这些戏文的故事原型,那是前人创作出来的,而后人却永远在唱这几出。
没有人再去发掘新的曲目,再好的“山珍海味,吃多了也会腻”。何况一出戏唱了一百多年呢,观众有厌倦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。
好的经典是永世传诵,但这绝对不能成为后人不进行再创新的理由。
从这一点上看,京剧演员们和剧作家们显然是偷了懒。没有好的新东西出现,被观众抛弃,理所当然。
第二流失,没有竞争,流失了市场。
现在所有的网红都有一种担忧,在公众媒体上消失10天,他们就会担忧自己会过气了。如果消失一个月或更多时间,多半可以判定已从一线网红沦为十八线了。想想京剧的曝光率能有多少呢?
没有听说京剧下海,没有听说某京剧团敢于出头露面,与流行歌,与电视剧一争高下。
一个刚出道的唱歌者被称为歌手,而不是歌唱家;一个演员出道很久,出演过众多电影电视,也只是被称为演员,或者艺人,被评为艺术家的人甚少;但京剧不一样,从一开始就成了京剧表演艺术家,而这一个“家”字却害了他们,使他们舍不得抛下这个“家”字的头衔,去走到老百姓中间演出,把戏曲发扬光大。
第三流失,没有利润,流失了演员。
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电影电视明星都是京剧演员出身,如:在《狮王争霸》中饰演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的演员刘洵,原本是京剧学院的教授,从1986年起则进入了电影界;在周星驰的电影《大话西游》中饰演话痨唐僧的罗家英,也是戏剧出身;以及大陆的演员刘蓓等人。
20世纪60年代,著名的京剧武生于占元,在香港开办了一个中国戏剧研究学院,收了 7个门生。
他们分别是:元龙(洪金宝)、元楼(成龙)、元彪、元奎、元华、元武(本名周元俊)、元泰,江湖人称七小福!
这些在电影界赫赫有名的人物,无一不是京剧出身。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。
可当今人才在不断流失,又没有新鲜的血液,京剧焉得不没落?
酒香也怕巷子深
再好的艺术养在深闺,自然无人识,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京剧被市场抛弃也是理所应当的。
京剧的出身并不高贵,它也是由乡村的草台班子一步步登堂入室的。徽班进京的历史不就说明了这一点么?为什么当年能由俭由奢,可现在却不能由奢入俭呢!
原因就在于所谓的京剧前辈们要端着艺术家的架子,宁清贫而不愿为金钱而奔波,殊不知,京剧当年也是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,从安庆来到了北京!
为什么今天,他们不愿意下嫁?就在于他们还在迷恋慈禧太后时期的荣宠,希望靠一个小圈子就能实现自给自足,这与京剧诞生的初心是不一样的,是他们自己困住了自己。
在当代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今天,戏剧逐渐失去往日的地位和影响力,新媒体、电视、网络催生了一大批艺术表演形式,如流行歌曲、电视剧、电影、歌舞剧等等。
面对这些因素,戏剧并没有积极地与新技术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加持,导致在新媒体网络爆发威力的今天,以流量为王的洪流之下,京剧缺席了。
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,京剧的抱残守缺,让它固步自封,难以在今天发挥它的影响力。
酒香,也要吆喝!
是谁造成了戏剧的虚假繁荣,而是他们自己
就文化而言,京剧具有教化功能,取材多是古代的某一历史事件,或是出将入相;或是儿女情长的情感故事;或是有关孝顺父母典故,是经过历史检验的,是准确无误的,这一点,目前的电视剧与电影都无可与之相媲美。
它蕴含了我国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。礼,仪,仁,信,无不给予广大学生深刻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,本身具有很大的教化功能,除以糟粕,有些内容放在今天仍有极强的教育意义。
京剧有很强的代入感,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扶持正能量的作用。从中还能学到一些人情世故、交往等很多人生哲理。当时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,就是听着这些戏文养成了一个较为健康全面的人生观。
它的文化精粹都需要我们去汲取与升华,京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,对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,社会都有很大的作用。
总之一句话,京剧,大有可为,只是看你为不为?愿在不久的将来,能唤醒所有民众,能够保持这种民族艺术的瑰宝,不至湮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