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宗教经典 >>默认分类 >> 中国文化的道教阐述
详细内容

中国文化的道教阐述

中国文化的道教阐述


央媒记者:俎本新    2021-02-27        转自;百家号  (三分暖意说生活)

道教名山

道教名山很多,有“三十六洞天、七十二福地”之说。道教认为,高山深洞都是神仙修炼和居住的地方,所以天下名山几乎都被道教列为洞天福地。道观集中的名山坐落在中国的大江南北。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市境内,五岳之长,道教称为“第二小洞天”。道教宫观布满山间。山下岱庙供奉泰山主神,山顶的碧霞元君祠供奉泰山女神。此外,还有王母池、斗母宫、玉皇殿等。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市,古称西岳,道教称为“第四小洞天”。山下道教宫观甚多。北麓谷口的玉泉院,相传是北宋著名道士陈抟口隐居之地。

此外还有镇岳宫、东道院、群仙观、玉女庙、雷祖殿等。青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,是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以后讲道收徒的地方。干山上有上清宫、天师洞、丈人宫等多处道教建筑。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市,南朝道士陶弘景在此炼丹修道,撰写道经。隋唐时道教建筑多达二十余处,抗日期间,多被日军焚毁。一些著名道观现在正在逐步修复。罗浮山在广东省博罗县境内,道教称为“第七洞天”,相传为东晋道士葛洪修道炼丹之地,山上有宏大的冲虚观,即为当年葛洪创立的宫观之一。此外,还有葛洪的洗药池、炼丹灶等古迹。

武当山在湖北省丹江口市,旧称“太和山”,唐代已有建筑,明代大为发展。道教以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为四方守护神。玄武又称真武,即民间所供真武大帝。道教认为玄武是皇帝托胎转世,生为净乐国王子,入太和山修炼成仙,被玉帝封为玄武,守护北方,非玄武不能担当此任,改太和山为武当山。明永乐皇帝发迹北京,自言玄武转世,即位后大修武当山,山顶有全国最大的铜殿,殿中真武铜像酷似永乐皇帝。著名的武当拳即发源于此。崂山在山东省青岛市,宋元以后形成道教圣地,山中多为道观,只有一座佛寺。崂山道士因为蒲松龄所著《聊斋志异》的描写而闻名天下。

方术

在中国的几大主要宗教中,最看重实践的是道教,由于它的主要追求目标是长生不老,所以就要有很多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,这些方法在中国文化中被称为方术。

辟谷

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,就是不吃食物,包括五谷杂粮、肉蛋蔬菜等食品。这种修炼方法的理论是,日常食物虽然能维持生命,但是会在人体内留下有害的残渣,从而使人上火,带来疾病,减少寿命。为了维持生命,道教徒在进行辟谷时主要服用药物或他们称为“气”(即空气)的东西。

服食

也称服饵就是指服药,也是一种修炼方法。道教认为,只要靠服食就可以长生,所服的药就是长生不老之药。这些药实际上是一些矿物的混合体,包括丹第砂、金、银、玉等,有时是炼成药丸,有时是化为液体。

导引

也称为道引,是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,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到三世纪就已普及。它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今天的体操和气功的运动,被道教作为追求长生不老道的方法。道教认为,导引不但可以去病强身、消除疲劳,更重要的是可以除去体内的邪气,保存正气。关于这类形体和呼吸修炼,古代还有专门的图册加以指导。

行气

实际就是一种呼吸方法。道教对“气”非常重视,认为“气”是人的生命力,这不仅反映在它的宗教理论中,而且体现在日常实践中,有时也称服气、食气、吞气炼气等。行气的方法很多,派别也很多。一般要点是,呼吸时要均匀、缓慢细长,多吸气,少出气。有时也把行气叫做吐纳,意思就是吐出污浊的气,吸进新鲜的气。

存想

也叫存思,意思就是在修炼的时候,紧闭双眼,静心思考一个特定的对象,最终达到不用眼睛也能看到对象的境界。道教认为,存想可以使人预知吉凶,长生成仙。甚至认为,如果修炼到家,人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脏。

炼丹

所谓丹,就是道教认为吃了能成仙长生的东西,丹分为两种,一是内丹,一是朝外丹。外丹实际上就是由一些矿物提炼而成的药丸,一般包括丹砂、药材、水银、铅及金银等物。道教徒在炼丹时,往往是少数几个人在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进行。这种方法在公元四世纪到九世纪的中国非常流行,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。实际上,外丹作为一种化学混合物,其毒性是非常大的,不少人因长期服丹而中毒死亡。外丹术不但是现代化学的先驱,而且为后来医学以及火药的发明作出了重要贡献。由于外丹的危害渐渐为人们所认识,因此后来道教开始注重炼内丹,即把自己的身体想象为炼丹用的鼎炉,而把自己体内的精、气、神作为药物进行修炼。炼内丹包括形体修炼和呼吸修炼,形体修炼与现代的拳术等类似,要求气的吐纳在前,肢体曲升在后;呼吸修炼与现代的气功相似。

神鬼满天

汉初保留了原来各地方的很多种宗教,汉武帝时也想在宗教上搞大一统,但不是欧洲基督教那种排斥异端的大一统,而是在政治控制下的混合宗教。为了保证王权凌驾于宗教之上,汉武帝在全国建立了700个柯,把全国的各种宗教都纳入到国家的统一管理中,这些主要是祭天地和祖先。汉武帝要全国各地的官民到这700个祠去祭祀,到王莽的时候,把700个祠都废了,只保留了南郊和北郊祭天地的传统。历史上,在南郊设天坛祭天、在北郊设地坛祭地的传统早在上古时期已形成了。

但是把这些祠废了以后,在民间就出现了信仰空白,于是各种小教派林立多方士借方术立教,造就了佛教传入和道教兴盛的社会背景。汉代的方士有两种,一种是儒生,所谓方士化儒生,一种是民间有特异能力的人。秦始皇、汉武帝都有招聚方士的热情,方士一直就没绝迹,到曹操的时候,他也把各路方士聚到自己身边,他招聚的方士中有华佗等16人,华佗精通医术,左慈擅长幻术,郄(qiè)俭精通辟谷,他称只吃茯苓,可以使人延年益寿。一时间,京城茯苓脱销,天价难购。后来这些人都跑了,在民间行方术。方术在民间一直绵延不断。

在这个信仰空白的时期产生了道教,道教是在道家学说和民间巫术等多种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。东汉末年,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是最早的有组织的道教。道教出现后,各种法术就都归入到道教里。道教的修行方式继承了方土之术,又模仿了佛教僧侣,是方士与和尚的综合。方士和神仙是道教在修炼方面的前身,在思想方面则源于黄老学派。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,黄老学派为了得到承认和传承,宣传养生理论,还引入神仙方士的观念,迎合了汉武帝对长生不老的兴趣。后来甚至尊老子为精神教主,大概是借重老子的名气。

但道教与道家有本质区别,道家主要是关于政治和社会的理论,道教只接受了老庄重视生命的观念;道家是学派,道教是宗教。因为有大一统的政权和意识形态,所以民间的信仰环境就宽松,这使得中国在宗教上的侵略性小,中国从来只有取经,没有传教。在这种环境里,一个国家可以有多种宗教并存,一个人也可以同时信好几种神,按广州人现在的说法就是神鬼满天飞,是神就拜。到现在,中国还是可以在信佛的同时信风水,信谶(chèn)纬之说,在“无春”的2005年,“无春不婚”的谶语就大为流行。

文章原标题:大家好,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三分暖意说生活,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文化的道教阐述。


责编:阳  光


电话直呼
在线留言
发送邮件
联系我们:
联系人:杨光
职位:站长
联系方式:13552278976
手机:13552278986
暂无内容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技术支持: 国际托管 | 管理登录
seo seo